“孩子这半年来总是闷闷不乐,晚上睡不着,白天上课没精神,说活着没意思,我们真的快急疯了。” 在暖光心育的咨询室里,陈女士话音未落,泪水便夺眶而出。坐在她对面的张波老师,正神情专注地倾听着,手中的笔在记录纸上沙沙作响,这是他近期接待的第 203 个受青春期抑郁、焦虑困扰的孩子家庭。
作为暖光心育家庭教育中心的骨干老师,张波投身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已有十余年。在这漫长的岁月里,他见过太多被负面情绪裹挟的青春期孩子:13 岁的女孩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,拒绝与外界交流,日记本里写满了消极的话语;15 岁的男孩因过度焦虑,每次考试前都会呕吐不止,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。“青春期孩子的抑郁和焦虑,并非无病呻吟,而是他们内心世界发出的求救信号。” 张波常常这样跟家长们说。
16 岁的小琪是张波帮助过的一个典型案例。这个曾经活泼开朗的女孩,升入高中后,因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,逐渐变得沉默寡言。她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,常常独自一人偷偷哭泣,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。家长带她去医院检查,被诊断出患有轻度抑郁症和焦虑症。
第一次见到小琪时,她低着头,双手紧紧攥着衣角,眼神黯淡无光。张波没有直接谈论她的病情,而是从她桌上的一幅画聊起。“这幅画的色彩很特别,你能跟我说说创作时的想法吗?” 张波温和的话语,让小琪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。原来,小琪从小就喜欢画画,但升入高中后,父母觉得画画影响学习,便不再让她接触,这让她心里十分失落。再加上新环境中没有朋友,压力无处排解,负面情绪便慢慢积累起来。
针对小琪的情况,张波制定了 “艺术疗愈 + 社交引导” 的方案。他鼓励小琪重新拿起画笔,通过绘画释放内心的情绪;同时,他组织了一些小型的青少年社交活动,让小琪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新朋友,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。此外,张波还多次与小琪的父母沟通,让他们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对缓解情绪的重要性,多给予孩子关心和支持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,小琪的状态有了明显改善。她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,晚上能安然入睡,上课也能集中精神了。她还主动加入了学校的美术社团,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,抑郁和焦虑的症状也得到了有效缓解。
在暖光心育的心理健康讲座上,张波的讲解总能让家长们受益匪浅。他结合实际案例,详细讲解了青春期孩子抑郁、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和表现,以及家长们应该如何应对。“当发现孩子有负面情绪时,家长要做的不是指责和忽视,而是耐心倾听,理解他们的感受,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” 张波的话语朴实而有力量。
张波独创的 “心理疏导三步法” 在实践中效果显著。第一步是共情接纳,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接纳,愿意敞开心扉;第二步是根源剖析,帮助孩子找到产生抑郁、焦虑情绪的根源;第三步是策略引导,引导孩子学会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。
多年来,张波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和真诚的态度,帮助了众多青春期孩子走出抑郁、焦虑的泥潭。他就像一盏明灯,为孩子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,让他们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。
张波常说:“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敏感而脆弱,他们需要被用心守护。只要我们用对方法,就能帮助他们驱散内心的阴霾,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。” 相信在张波和暖光心育团队的努力下,会有更多的青春期孩子摆脱抑郁、焦虑的困扰,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。